物流资讯

港口物流产业链外部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01

外部环境包括对港口发展物流施加影响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自然环境、竞争环境、所在区域集疏运水平等。

外部环境包括对港口发展物流施加影响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自然环境、竞争环境、所在区域集疏运水平等。

(1)经济环境

港口腹地经济状况是港口物流形成的决定性条件。经济腹地的资源、工业基础、农业发展状况、外贸等直接影响着港口物流结构、物流规模,港口所依托城市的状况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是否有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是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整个社会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影响和决定了港口物流需求的规模、性质、发展水平。这些因素决定着港口物流的形成,并影响着区域内部的物流业发展水平。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港口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整体经济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贸易伙伴国的经贸特征等都对港口物流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港口物流都带来重大影响。

(2)政策环境

国家相关行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例如,2009年出台的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无疑对包括港口在内的整个物流业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保税港区政策对于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港口物流功能,实现港口经济与产业经济的联动发展,全面提升港口国际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国家的开放政策、外交政策等会影响着与邻国的经济往来与规模,所以周围国家的政治环境也会对港口物流量的大小产生直接影响。

(3)自然环境

港口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决定了港口在国家政治、军事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港口的开发价值和规模,影响着港口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港口相对于国际航线的位置,直接影响其在国际航运中的地位。

(4)竞争环境

港口发展具有地缘性特征,港口对腹地物流需求的吸引力,受其所在区域内其他港口的数量、港口规模及综合实力的影响。周围港口众多,必然造成港口之间的物流量竞争激烈。平行发展的港口体系(如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可以使各港口在物流量之间存在相对固定并相差不多的百分比,极化发展的港口体系(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体系)会形成以枢纽港为中心,其他港口成为喂给港或支线港,枢纽港占物流量的绝大部分比例的状况。

同时,港口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也存在竞争。例如,珠三角腹地顺德的出口货物可以陆运到深圳、广州等地报关、装船出口,也可就近通过顺德港口转运至深圳、广州港出口,对顺德港口而言,就存在与公路运输之间的竞争。顺德勒流港利用自身国家二类口岸的优越条件,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先后分别与深圳蛇口、赤湾、广州南沙港等开展合作,共同构建水上物流供应链,使顺德的企业可直接在当地报关,货物在勒流港通关后运到蛇口、赤湾、广州南沙港后直接上船外运,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成本。

(5)所在区域集疏运水平

港口所在区域集疏运水平直接影响到港口腹地辐射范围和物流运作效率,最终影响港口能吸引的物流需求规模。

(6)综合服务软环境

港口物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这里的综合服务指的是除港口物流服务之外的,港口所在地海关、卫检、商检、动检、船检、边防、医院、海事法庭、贸易、货代、船代、银行、保险、修造船能力、海上救助、外轮供应、娱乐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内容,这些要素构成了综合服务软环境,影响着港口对物流需求以及物流运营商的吸引力。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港口竞争已经从原来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的竞争转移到了港口综合服务水平的竞争上,其中港口综合服务软环境直接影响港口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