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接轨的主要障碍
发布时间:2024-11-22
中国加入WTO以后,物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特点决定了传统储运业将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为物资计划调拨服务的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是我国物流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特有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十分重视这一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在我国物流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要完成向物流业的转变还存在以下障碍。
(1)在企业的运行机制方面,这一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的运行机制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基本上完成了向企业化运行机制的转变,但仍具有种种大型国有企业在运行机制方面的固有弊病,缺乏适应市场竞争和向物流业转变的企业动力机制。
(2)在企业的经营资源方面,这一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的现有技术装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均难以适应当前物流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难以适应中国加入WTO以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的竞争,缺乏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经营资源。
(3)在企业的管理体制方面,这一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目前基本上是按政府条块进行分割管理的,因而具有这种政府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特点,作为一个行业,整体效率不高,缺乏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资金资源。
可以预见,以电子商务、供应链软件集成和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跨国物流企业将首先选择这一全国性的物资储运网络系统作为收购、兼并或合资的对象,作为占领中国巨大物流市场的依托。因此,中国物流业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利用中国加入WTO以后有限的过渡期,通过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解决现有全国性物资储备系统企业动力机制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大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解决现有全国性物资储备系统企业经营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跨条块的企业联合和资产重组,解决现有全国性物资储备系统企业资金资源不足的问题,最终完成对这一全国性的物资储备系统的全行业重组,形成中国大型物流企业,迎接和参与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