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知识

推进框架协议采购应特别注意的三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4-11-22

推进框架协议采购应特别注意的三个问题

推进框架协议采购应特别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关于防范和化解矛盾的问题

框架协议采购既是一种先进的采购理念,也是一种先进的采购运行机制。但框架协议采购只保留了少数优秀供应商,把多数供应商拒之门外,将会直接导致非常尖锐的矛盾,特别是在市场发育不尽成熟、竞争行为不尽规范的大背景下,矛盾会更加尖锐。因此,采购部门要从一开始就严格按规定和程序把框架协议采购做规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任何单位的质疑。

把框架协议做规范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供应商短名单和采购价格,因为招标是公认的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方式,是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和较强风险防范能力的采购方式。

中国石化规定框架协议采购必须全面实施集中招标和集中会审制度。一是要求各单位必须采取集中招标方式选择框架协议供应商短名单和确定框架协议价格;二是要求对框架协议进行集中会审,集团化采购框架协议由总部物资装备部分管领导组织集中会审,直属企业框架采购协议由直属企业分管领导组织集中会审,通过规范管理,化解尖锐矛盾,让框架协议采购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二)关于保持竞争氛围的问题

开展框架协议采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稳定供需关系,建立供应资源基地。但是,如果因推进框架协议采购而损害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氛围,则不仅会导致供应商懈怠,增加供应风险,而且会使采购方丧失采购主导权,进而形成被动局面。

推进框架协议采购,应尽量避免只与一家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避免把框架协议采购做成独家釆购,尤其是在当前中国市场诚信水平还不够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总体比较落后的环境下,为了防范供应风险,框架协议采购应始终保持竞争氛围,杜绝只从一家供应商采购,“把鸡蛋放到几个篮子里”,更好地防范釆购供应风险。

(三)关于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作的问题

框架协议采购是针对未来一定时期的需求进行的一揽子集成采购,具有金额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一旦失误将引发很大的风险,因此,采购部门应打开大门,主动邀请相关管理部门和需用单位的专业人员介人框架协议采购过程,共同参与消耗规律研究、需求分析预测、供应商考察、风险评估,共同制定评标规则、确定供应商短名单和采购价格,从而形成框架协议采购工作团队,既可以赢得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又可以集中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智慧,大大提高框架协议采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规避可能出现的长期供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