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道德是礼仪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4-05-18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仕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影响。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这些规律左右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规律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要遵守客观规律做事。不违背自然,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道和德统一在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道德”这个词汇演变到今天,成为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的代名词。


从社会实践看,讲究礼仪有不同的动机,由不同的动机而产生的礼仪,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反观历史上,研究现实,由动机而生的礼仪大体存在三种类型。第一,君子礼仪。这类礼仪的动机,所要传递的信息并非完全是出于对交往对方的尊敬,而是为了表现自身的教养,当事人可以从这种礼仪形式中获得洁身自好的主观满足。这种礼仪注重形式而缺少道德内涵信息,有助于人们之间的表面交往,却没有彼此之间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类交往的礼仪,缺少内涵,流于表面,一方面,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生活忙碌、交往对象众多的前提下,又有其合理性,是对交往对象基本尊重的一种道德。第二,功利礼仪。这种礼仪的动机出于功利,为了获得实利、效益而讲礼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礼仪服务在商业竞争中的经济功能,是实现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因而愈益受到重视。诚然,功利礼仪服务意识尽管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商业文明的组成部分,是对消费者尊重职业道德。然而,这种功利的礼仪,因为过多地附着了功利的色彩,冲淡了它的道德内涵,有其狭隘性,有待进一步升华。第三,道德礼仪。这类礼仪出自对交往对方的真诚敬意,礼仪的内涵是发自内心的,最能令人信服。道德信息与礼貌言行的表里一致是这种礼仪的特征。这正是社会所最需要的,也是应该在人际关系中倡导的社会主义的道德礼仪,道德礼仪是现代礼仪发展的方向。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中有“五常”的说法:“仁、义、礼、智、信”。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民族道德的基本观念,在后世的发展中,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仁、义,其他的行为规范,诸如忠、孝、礼、智、信、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还说: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之广义,涵盖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其言也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论述,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道德与礼仪的表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