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现代国际礼仪之接触与交谈

发布时间:2024-05-18

现代国际礼仪之接触与交谈

1.为什么要积极开展社交活动?


答:参加对外礼仪社交活动,有机会同各方面的人士接触交谈,以建立友谊、了解情况、宣传自己、影响对方。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提供的机会,沟通信息,交谈和解决某些业务上的问题,拓宽自己活动的领域,促进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于参加对外礼仪社交活动,应采取积极的态度。  特别是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十分有利,“对外开放”政策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广泛的各种机遇。我们应当抓紧机遇,推进工作。


过去,有的人认为,在对外场合,只有“免开尊口”,当“闭口道士”,才不会犯错误。所谓“少开口是银,不开口是金”,这是一种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思想,是不利于我们事业的。  当然,有时候,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多听少说”是必要的,运用“沉默”的策略也是可以的。但当涉及原则问题,该表态而不表态,则是错误的。  总的来说,在对外场合,我们不应拘谨,也不要只与中国人扎堆聊天,而应当广泛接触、多交朋友,按照我国对外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并在活动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对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2.如何进行约见?


答:接触交友,“约见”是一种重要方式,亦即通过直接约会,访见有关人士,以便接触交谈、相互结识。

约见,有些是按惯例进行的。例如新任使节到任,按惯例应进行到任拜会。  通过约见拜会,可以结交驻在国的领导人,有关方面负责人,社会知名人士以及驻当地的各国使节等。  到任拜会是一种礼节性拜会,拜会的范围可根据当地条件酌情拟定。  这样可使相互关系很快建立起来。使馆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到任时,也可约见拜会相应的人员。

临时出国的代表团抵达后,也可约见东道主方面的相关人员。

除按惯例进行的约见外,也可相机约见自己想结识的人。但是,这种约见,在身份上应大体相当,而且估计对方会乐于接受的情况下提出。

约见,一般可以打电话的方式,通过对方的秘书联系,也可以写信的方式进行。如已经见过面,相互已经结识,下次再见面,也可直接通电话约定。约见的时间和地点可以通过双方协商确定。

不经过约定,而直接前往访见,即所谓“不速之客”,通常是不许可的,对方会以已有其他约会为由,加以拒绝。


3.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与正式会谈、谈判有什么异同?

答:正式会谈和谈判的内容、时间、地点、双方或诸方参加人员均经参加各方事先约定。交谈则是在各种对外活动中相遇,或在正式宴会、招待会、酒会、会谈等开始之前,或餐饮席间相互的交谈。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用以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社交场合的交谈是一门艺术,既要注意谈话时的态度、措辞,又要顾及周围的环境、场合,更要讲究所谈的内容。掌握好交谈的艺术,有利于广交朋友,还能通过思想的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逐步建立持久、深入的友谊。


4.国家公职人员怎样坚持原则、积极宣传我国的方针政策?


答:作为国家、团体或企业的公职人员,对外谈话,当然应当坚持原则,不应当违背我国对外的方针政策。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生动地进行宣传解释,必要时,还应当廓清外界的某些误解。例如,人们现在经常容易谈到的世界人口的控制问题,外国人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口控制问题甚为关心,对于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备加赞赏。但是,也有人对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晚婚、避孕、堕胎方面的具体规定有所怀疑;还有人对这方面的某些处罚措施表示不理解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耐心细致、实事求是地加以宣传解释。对于当前国内、国际的基本形势,重大的国际事件以及双边或多边关系中的重要问题,也应当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并坚持我国的原则立场。


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美时,美国ABC总裁罗米·阿里基称赞朱总理是一位非常精明强干的政治家。朱总理在谈话的时候不回避任何问题,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他幽默风趣,非常有效地缓和了由于意见不一致可能带来的紧张气氛。例如朱总理在回答一香港记者关于台湾问题时说:“我们一直主张以‘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台湾,但我们也从来没有宣布放弃使用武力。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宣布的话,那么台湾将永远从中国分离出去。”

他接着说:“刚才在克林顿总统的办公室看到了林肯总统的肖像。我想当年林肯总统为了保持美国的完整,反对独立和分离,不惜使用武力,我们应该向林肯总统学习。”


5.国家公职人员对外讲话应持怎样态度?

答: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对外发表讲话,当然应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在许多重要场合发表正式演说,一般都要准备好讲稿,而且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而在会见、会谈等场合交谈时,为了备忘,有时也可以拟个提纲。  但是,如果都只是按稿照念,就很难达到相互交流、折冲,促进相互关系的目的。据当年勃列日涅夫的英语翻译苏霍德列夫回忆,1979年当勃列日涅夫与美国总统卡特会晤,在照本宣科地念稿时,还当着对方的面回头问翻译,“是否要往下念?”这样的对外谈话,未免显得丢脸。有人说:“真理不怕重复。”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和对象,总是重复那几句自认为是“真理”的套话,那也是不可取的。在社交场合的交谈,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语言应当丰富生动,发挥可以更加广泛自如。  可以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双方相互关系的深浅,更加活泼,更加坦诚地进行交谈。


6.怎样使谈话生动活泼?

答:机智与幽默在谈话中十分可贵。  有时讲几句富有哲理的话、俏皮话,或讲一段笑话,会使谈话活跃、气氛欢快,甚至可以排难解结,使某些难于解答的问题迎刃而解。  毛泽东在参加莫斯科会议时,谈到与会各国休戚相关的密切关系时,引用了中国的一个通俗故事,说的是有两个泥菩萨,打碎了把泥调和后,重塑了两个,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还劝赫鲁晓夫要讲团结,不要搞大国沙文主义,他说:“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一个篱笆要有三个桩”。他的这些生动的、富有哲理的譬喻,赢得了许多与会者的赞赏。1962年我国打下一架U—2高空侦察机,许多外国记者想乘机了解我国导弹的发展情况,就向陈毅外长提问U—2飞机是怎么打下来的?陈毅风趣地回答说:“是用竹杆子捅下来的呀!”引起大家哄堂大笑,从而避免了生硬地回答“无可奉告”。当然,幽默与讽刺是有区别的。  我们不应当无端地讽刺与影射对方。


7.怎样才能做到谈吐不俗、语言生动?

答:有时别人的谈话,话中有音,要学会善于领悟和随机应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谈话技巧。谈话的内容和水平,实际上取决于参加谈话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因此,必须不断学习提高,注意读书看报,增进知识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只有如此,才能做到谈吐不俗、言之有物、措辞适当、语言生动。这就需要真正下功夫才行。


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问美国时,有人问他:朱总理为什么会在美中关系出现诸多新矛盾之际仍然如期访美?朱总理的回答出人意料。  他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不想来的……不想来美国的原因是担心被美国人打得鼻青脸肿。  临来美国前,美驻华大使尚慕杰先期返美访问这几个城市。  尚慕杰大使临行前告诉我,回美后将做好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准备。尚慕杰还特意给了我一个善意忠告,到美国后一定要‘笑脸常开’。我当时回答尚慕杰说:‘你是美国人,都可能被打得鼻青脸肿,我是中国人,我担心我的笑脸会变成血脸。”朱总理这番话令台下听众哈哈大笑。


8.什么话题可供交谈?

答:在社交场合,谈论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形势,当然是一个经常有的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国际上出现重大事件的时候,往往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有时甚至成为一个谈论的热点。在这样的时候,往往可以听到最新消息的传播,可以听到各种不同观点的阐述,有心人应当重视并善于运用这种机会。


有的人担心在社交场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形成相对无言的尴尬场面。其实,社交场合的话题是十分广泛的。除了上面谈到的政治性问题以外,人们所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交通拥挤、疾病防治;青少年教育、老龄问题等等,以及体育运动、电影电视、绘画音乐、民情风俗、科技发展、未来世界等等,都可以成为有趣的话题。  对于中国特有的事物,如中医中药、太极拳、气功、京剧、中国菜等等,外国人也常有兴趣谈及。可见,可谈的话题是如此广泛、多样,完全可以结合所处的环境、场所,谈话对象的职业、兴趣,各人的知识水平等等,就地取材,引出话题,由浅入深。这样既可以避免“冷场”,又可借此增进了解和友谊,丰富自己的知识。


9.哪些话题在交谈中应当避免?


答:在社交场合谈话,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要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宜直接询问对方的家庭财产、个人收入、年龄、婚姻状况、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属于对方不愿触及的问题,应注意回避;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者或身份高的人;对于不同的宗教习俗,要注意尊重。


10.怎样做到善于提问题?


答:要学会善于提出问题,虚心求教。这就要求提问时要尊重对方,要自然适当,不要提出使人为难的问题,也不要使人感到你是在有意探听别人不愿谈及的事情。如果别人对你提出的问题有所回避,就不要一再追问,而应设法转移话题。提问还可起引导话题、转换话题的作用。


11.评价和谈论别的国家时,应当注意什么?


答:在谈到自己的国家和别的国家时,都要实事求是。要敢于肯定自己国家的成就、进步、长处和优点,当然也不必隐讳自己国家的问题和不足。对外国事物,凡是你觉得好的,可表示赞赏。宣传自己的观点要入情入理,不宜强加于人。  对别人的长处、优点,要注意学习和汲取。


12.交谈中产生不同看法,怎样处理为好?

答:交谈中产生不同看法,并不可怕。应当沉着冷静地考虑和分析对方的观点和论据,可以经过友好讨论求得一致;可以说明情况,取得理解;也可以求大同、存小异,把某些分歧先搁置起来,待日后有机会再说,或等待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来证明。  对于有意挑衅或恶意中伤,可适当“回敬”;也可视情况原则地表明态度,不与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