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

发布时间:2024-05-23

道德,我们界定为:它是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发展而形成的和谐身心的生活准则和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

道德,我们界定为:它是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发展而形成的和谐身心的生活准则和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它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目标追求是社会安定和生活幸福;其基本内容是:对已是调节身心和谐的准则,对自然和社会是规范,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内,发生在与周围事物的接触中和个人对自身的态度上,“道德是行为的、关系的、价值的、心理的、思维的和语言的等多形态的构成物”。


一、道德情感


通行的对道德情感的解释为:“从社会形成的道德范畴出发,用道德原则的观点感和各种现实的观点时,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意识在个体感受方面的反应,或者说人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情感具有道德的意涵。它是道德性质的活动引起人在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由于道德性质的活动与物质生产和科学活动不同,它主要不是对象性的活动而是关系性的活动,它是人将自己与外部关系的合理性反求于己,由内心建立的评价尺度激荡起的情感。因此,道德情感不是被动地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对它的约束,而是主体内蕴含的归属欲望和向善要求得到满足与否的情感反应,顺遂了便产生积极情感反应,反之,则产生负性情感反应。因此,道德情感并不总是以逻辑—认知活动及其结果作为主要的活动前提,相反常以社会性认知、人际关系觉知以及由上述评价活动引起的情感为主要前提、基础或伴随物。


道德情感是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而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爱好或憎恶等的内心体验和情绪态度。道德情感同理智感、美感等一样,同属于人的高级情感。道德情感是形成相应道德品质的基础环节,它与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习惯一起,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道德情感的产生和改变不仅需要一定的道德认识(包括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需要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磨炼和陶冶。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比道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改变一种旧的道德情感比改变一种旧的道德认识在时间上要长久得多。在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可以通过评价作用、调节作用和信号作用等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人们的道德行为,使个人的某种行为加速或延缓、中断或持续。道德情感还可以与道德认识结合起来,增强或减弱人们履行某种道德义务的道德意志。培养丰富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因此它和其他情感一样,不仅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且也是表现人对当前现实的一种态度。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道德情感是随着人的认识、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和丰富起来的。道德情感从形成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直觉的情绪。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它的产生往往非常迅速突然。例如儿童由于突然的不安之感而制止了某些不道德的要求,由于一种突如其来的自尊感而激起了大胆而果决的行动。这种道德情感尽管缺乏明显的自觉性质,但它仍然与儿童的实践经验有关,或者说它是周围的舆论与个人对这种舆论的态度的一种反映。由于它具有道德行动的迅速的定向作用,因而组织健康的舆论以及帮助儿童形成对待舆论的正确态度便显得十分重要。


第二,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它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我国的英雄人物是体现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典型,英雄的高大形象和先进事迹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这是因为英雄形象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容易激起人的情绪上的共鸣。情绪共鸣对道德情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近一岁的儿童开始能对别人的情绪表露发生直接的反应,他看到别人流泪时会哭泣,对别人的微笑会报之以微笑。这是情绪共鸣的最简单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自己担任一定角色的游戏中,他们必须使自己的行动服从角色的要求,必须使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这时他们就体验到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于是,他们就掌握了情感共鸣的比较复杂的形式。由于儿童的情感主要是和具体的对象相联系的,因此,道德榜样在少年儿童和青年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榜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完全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的。它不仅容易激起学生的道德体验上的共鸣,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具体地领会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和意义,使他们逐步形成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和革命品质。道德榜样是道德说理教育中的一种有效的直观形式。


第三,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这种情绪只是在青年期学生的情绪生活中才开始占重要地位。


它是在意识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广泛流行的社会观念,以及对人生理想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期学生的道德情感是由他的世界观所决定的。因此,它是一种最概括而比较深挚的道德情感,是一种比较持久而富有强大动力作用的情感。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是与一个人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紧密联系的。


二、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区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两者的统一,即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掌握道德原则和信念是道德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开始形成的。道德意识不仅与人性有关,而且与道德心理学、道德情感、认识论等皆有关系,现在,这种关系可以更为明确,即道德意识是处于这些概念与主题的最后交汇处。道德意识关系到人性特质、道德情感、道德知识以及对此各方面的反思。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道德意识将随着变量的变动而组合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可能,人世间道德图景有万千姿态。



三、道德信念


马丁·路德·金讲:“我有一个梦。”其实就是讲信念问题,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信念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在本质上,信念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信念强调的不是认识的正确性,而是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它超出单纯的知识范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成为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和评判事物的标准。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奋、克服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轻易放弃内心信念。


信念具有以下特征:信念具有稳定性:信念形成后难以改变,即使以后在认知层面上对信念产生疑惑,情感上强烈的认同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支持既定的信念;信念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阶级利益需要和个人具体经历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信念具有亲和性:所谓“志同道合”即信念亲和性的表现。

道德信念就是人们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在自身强烈的道德情感驱动下,对履行某种社会道德义务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内心的确信。是构成道德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坚信某些道德信念准则的正确性,具有情绪色彩与力求实现的一种观念形式,实际上是一种道德需要。一个人具有道德信念,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定向,毫不犹豫地按道德常规行事,而且也能在复杂变化的、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辨明是非、善恶,克服内心矛盾,作出合理的行为抉择并加以执行。这样做就会感到心安理得或满足,否则就会感到不安或内疚。道德信念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强大动力,也是人们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自我强化的重要因素。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舆论和良心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照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或特性。道德信念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产生通常与你的道德信念有关,事情似乎是这样的,每一个生于社会中的人并不是社会可以铸造的一团陶土,而是一种结构,社会可以扭曲它,社会可以压制它或建设它,我们每个人都怀有一种牢固的道德信念,我们不可能从心灵中驱逐这一信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个人的道德与社会道德应当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上协调起来,在这过程心理的问题就产生了,当个人的道德与社会的道德产生冲突时,内心就会经历激烈的冲突。


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信念就不得不涉及到道德信念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传统道德正处于转型和适应阶段,其中的“重义轻利”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激励机制的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已经形成成熟的观念形态,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独立的,具有自身特性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接连不断,哲理慧根日益萌发的源泉。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自身特性。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华文化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自孔孟开始就推崇“仁政”,认为“礼”“德”是最好的治国手段,宗法人伦成为立法的准则。儒家特别强调伦理规范对人们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主张“舍利取义”。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而小人喻于利”。孟子比孔子激进一些,更强调义与利的对立性,当梁惠王问他“何以利吾国”时,他说:“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甚至提出:“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贵义贱利”和“君子不言利”的原则大概源于此,儒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构建其法律文化,并把这种观点贯彻于司法立法之中的。


可以说,道德规范代替法律规范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儒家“重义轻利”的观点其实是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反对重视物质利益,人人重“义”而舍“利”,社会上自然就不存在纠纷。这种设想有其合理之处,但这种思想的极端化必然产生不利的影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混淆了权利与义务的界限,把物质利益和道德观念绝对对立起来,这势必抑制了人们的权利观念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为了达到道德标准的要求,安于贫穷而不肯追求富裕,伦理生活的要求优先于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这些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与之相适应的司法观念的发展,这也许就是中国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在我国,遗失物拾得的立法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固有法色彩,尤其在拾得人是否享有报酬请求权这一问题上,更能显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性。可以说,我国的传统道德是义务本位的,这必然导致立法上的义务本位,这在我国《民法通则》对遗失物拾得的有关规定可见一斑。


法律文化如同民族语言一样是一个民族所固有的东西。中国的法律文化流经几千年,成为一种具有惯性的文化背景,孕育、培养、影响着人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人总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对法律文化或进行质的继承,量的增减;或进行量的增减,质的批判,从中获取教益,建造新的文化模型。所以,在我国制定民法法典的今天,试图完全割断传统文化的脐带,转而完全接受物质利益激励机制是不理智的,并且也是不可能的。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道德危机”,“道德危机”问题的实质是道德信念危机,  引发道德信念危机的原因主要有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化、共产主义信念的动摇、伴随社会转型出现的价值失范以及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加强道德理想教育、抓好“官德”建设、加大赏罚力度等措施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




四、道德习惯


1998年1月18日至21日,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法国首都巴黎,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讨。期间,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最重要的知识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说:“我是在幼儿园。”提问者一下子愣住了,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耐心地回答说:“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摆放整齐,吃饭要洗手,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谁也没想到在我们平时看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却成了这位科学家最辉煌的事业。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道德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加强学生道德习惯的培养,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德育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道德习惯的培养,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


道德习惯是指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的习惯方式。具有一定的道德意义,并对他人和社会有利害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克服不良的道德习惯,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


道德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第一,道德习惯教育要求要目标化。道德是人的一种思维和理念,体现在语言和行为上。语言和行为是可以成习惯的。比如:说脏话,讲假话,编谎话,一旦成为习惯,改起来很难。人的品德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特征,都集中体现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变化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小学生遵守规范的自控能力差,意识薄弱,导致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的不统一。我们在教育内容系统化的基础上把每月中心内容甚至每周主题的行为要求具体化、目标化。这样,教育要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克服以往养成教育中行为目标的模糊性和笼统性。对学生而言,事先明确各阶段的具体行为目标,就可以以目标来激励自己,约束自己,提高行为养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某校在“养十个道德好习惯、改十个陋习、争当道德标兵”和道德积分活动中,提出了“养道德好习惯”的新目标,坚持学生的实践和主动体验,组织有效的实践和活动载体,让他们在校内、家里、社会的多项实践中自我训练、自我约束,努力提高行为规范的执行水平。明确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主动体验中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学校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和养成良好道德习惯、争当道德标兵的阶段性活动有机结合,精心组织,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进行推波助澜。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各项德育教育活动都贯穿于目标实施的全过程。


第二,道德习惯教育内容要具体化。相信谁都看过央视播出过的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贤慧的儿媳,不顾一天的劳累,给婆婆张罗着洗脚,这一切被幼小的儿子看在眼里,竟也效仿妈妈的样子,为妈妈打来了洗脚水。当“妈妈洗脚”的稚嫩之声传入我们的耳朵时,我们无不为这传神的一幕所打动——还有比这更生动具体的道德教育吗?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与否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他们的道德的形成也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安排好养成教育内容的主次关系,使之系统化。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上开展内容具体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道德实践活动:“德育歌曲演唱比赛”,学生用歌声唱出了道德的内涵,弘扬了正气;“道德故事演讲赛”,小选手们用稚嫩的童声为大家讲述故事;“德育情景剧表演”,同学们将生活中的事编成小剧本表演,让大家在笑声中得到启发,寓教于乐。此外以开展系列有针对性的讨论、模仿、表演设立并开展班级小家务、学校包干区保洁制、建立学生参与家务劳动一周一得制、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全面小康社会时——我的家园活动、小小菊米研究院、十番传承、道德积分等实践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体验,让学生享受成功!特别是某校开展的“道德积分活动”,就是将学生的每一个好的表现记录在自己的道德积分卡上: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辅导同学、制止一个同学采摘花朵……他们在学期、周(月)道德标兵的评比中,以这样具体的行为激励自己。并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克服,矫正以前的不良行为和品质,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第三,道德习惯教育方法要多样化。道德习惯教育要注意方

法要多样化。可以通过简单重复、模仿、有意练习、与坏习惯作斗争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教育方法多样化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首先可选择良好的榜样,作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如学生喜欢的雷锋、赖宁。榜样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而且注意从一件件具体事情做起,严格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并形成优秀的道德行为习惯。如著名电影演员陶玉玲,朴实待人,不图虚名,愿意帮助人,干实事。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也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对于扫楼道、帮邻居搬过冬大白菜之类的活儿,姐妹俩干起来津津有味。其次要动员学生下定决心,自觉地与坏习惯决裂,要根除不良的道德习惯,关键在于学生自己,有的学生想与坏习惯作斗争,但又没什么效果,我们必须创造条件并利用人为活动替代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再次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风气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学校、在班级中生活,学校和班级是一种集体,即一种正规的团体,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纪律、共同的舆论制约着集体成员的行动。就校风和班风的健康而言,能够促使集体成员良好道德习惯的确立和定型。集体风气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水平,集体习惯的力量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创好校风,班级创好班风,引导学生养成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尊重集体和社会的舆论,维护集体荣誉,学习良好的社会风尚,这无论对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道德习惯有良好效果。


第四,道德习惯教育气氛要民主化。要充分尊重、关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事实上有明显品行问题的小学生往往内心渴望被尊重、关心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便试图通过不良途径来满足或发泄情绪,但是其行为越来越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与尊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中。比如,家长不应在许多客人面前大声责骂自已的孩子如何不好,教师也应避免在公共场所下点名批评他们,反过来,则应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公开表扬和鼓励;如对于班上的品行问题突出的学生小群体,教师不要在排座位时将其硬拆开,这样非但拆不开,反而造成师生之间更大的矛盾。正确的态度是:调整这些群体间的关系,通过活动或完成集体委托的任务,把各个小群体的价值目标逐步与班集体的价值目标统一起来。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班级气氛要和谐民主、人际关系要亲密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人都是有尊严的。尤其是现阶段的独生子女,自尊心特别强,孩子们一旦发现自己受到尊重,就会显得特别自信,并相应地信任和尊重别人。相反,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将会出现对抗、被动的局面。因此,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是学生成长的最好的催化剂。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强烈的依恋感,教师要靠信任和尊重来凝聚、激发学生全体发展的内部力量。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着意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的民主合作气氛,如用“商量”“建议”的语气与学生讨论有关活动的要求和事项。在学生出现缺点和错误,甚至是师生之间出现心理上的障碍时,教师也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也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搭起师生心灵上的桥梁。因此,教育气氛的民主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道德习惯教育评价要激励化。对道德习惯的评估,不仅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培养道德习惯的有效手段。因为它既是科学地了解学生的一种途径,又是教育他们及其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对来自教师、同学的评价十分敏感,渴望得到他们的表扬和赞赏,积极肯定的评价能唤起学生满意、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励他们按照评定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使那些与要求和标准相符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们在学生养成教育的评价中应以激励为主,以惩罚为辅,改“减法”评价为重过程的“加法”评价。某县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四项(三项、五项等)竞赛”“文明班级(寝室)”等之类的检查评比,考评细则大都是:某项未做好扣分。如我们在这样的检查评比中,采用积极的“记功”评价,改为:你班某项做得好加分。学生每迈出的一次成功都能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肯定。整个评价过程充满对学生付出的肯定,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对行为的对错有足够的认识,同时他们在做“正确”的事时是主动的、积极的、快乐的,良好的道德习惯也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