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代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的协调对策

发布时间:2024-05-0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代中国人际关系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變,人际关系中融入了更多的经济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代中国人际关系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變,人际关系中融入了更多的经济因素。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逐,给人际关系增添了更多的物质利益色彩。当精神文明的发展尚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履的情况下,面对这些由于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造成的人际关系变化,如何适应.以怎样的思想去协调关系,人们正在研究人际交往的协调对策。分析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解析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特点,目的在于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从而找出相应的协调对策,为创造平等和谐、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一、正确看待人际关系的变化


中国社会长期受传统交友的影响,比较看重交友质量,不重交友数量。一旦结交上一个朋友,与之则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这种做法有着可贵的一面。但同时,又由于花费时间较长,限制了交友的范围和数量。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与某几个人之间的感情联络、串门拜访上面,而是有事则相帮,无事则各行其是。由此,人际关系的建立就出现了间断性的亲与疏。有时,一向很好的朋友会逐渐疏远。有时,又会突然出现在久无音讯的朋友面前。面对此情此景,有些人不太理解,认为朋友太过于追求交往的实用性。其实,对此应辩证地看待,应意识到聚散随意亦是交友的道理。生活中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员流动,人事变迁,人才竞争等已成为平常之事。对于这种流动性较快的特点,应尽量适应,而不宜将所有的感情紧紧拴在一个或几个朋友身上。


再说,朋友总有自己的为难之处,不必强求。只要彼此心里记得,又何需频频鸿雁传书?只要朋友过得比自己好,又何必打断人家的憧憬?真正的友情,不在一朝一夕。如果交换一下彼此的位置,设身处地为朋友想一想,也许自己会重负释然,默默为朋友祝福。同时,也让自己的灵魂重归晶莹剔透的世界。即使朋友真的忘了自己,不必耿耿于怀。一个人随着生活圈的变化,交友记录里会添加不少新面孔,淡化一些老相识。谁能说孩提时的青梅竹马至今还两小无猜?所以,友情是永恒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必为一个朋友暂时偏离而伤心,也许有一天又转回来了。正如《三国演义》中开篇所言“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事亦然,更何况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


二、努力摆正物质利益的位置


人际关系的协调,除了正确看待人际交往的亲疏变化,还要注重从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上进行调节。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企业的经营者,抑或其他单位的领导层,都要尊重每个人的物质利益,在可能的情况下满足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合理要求,而且要正确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谋求个人致富,要通过合法、正当的劳动途径获取个人的物质利益。特别要注意用合理的政策、法规调整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纠正分配不公的倾向,制止非法致富的行为,在利益分配领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机制。以法律与制度保护人们正常、正当的物质利益,打击与制裁非法牟利的行为,逐步形成一个合理的获取个人利益的社会环境。


至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则要正确对待经济利益的得与失。人际交往有得必有失。人总是希望得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交往,这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想保持与别人的交往,就要让别人感到与自己交往是值得的,是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有的人常常把功利和情义搅和在一起扯不清,又把自己真实的动机、真实的评价掩盖起来,最后与他人原来多年积累的情义也毁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把别人想得那么坏,更多的时候人与人交往是平衡的,因为人们都在作出能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的选择。比如朋友结婚送礼物时,一般既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又顾及适度地表达对朋友的心意。当然人际交往有时也会出现“增值交换”和“减值交换”,双方都感到自己得大于失,或双方都感自己失大于得,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三、不断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


面对新的体制转轨、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善于自己给自己找平衡,这是当前每个现代人面临的新课题,同时也是建立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常听到有些人报怨,世事不公平,压力过大,心态不平衡。不能不承认,在现代生活中,曾发生了一些不公平之事,让人心态难以平衡。诸如才德平庸者官运亨通.而辛苦I作者则不受重用。有的人住房豪华,有人则居陋室。一夜之间成了大款者有之,长年劳动仍清贫者也有之。这些都可能让人产生不平衡感。不平衡即失衡,失衡即是失去了支撑点。一旦失去了支撑点,人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诸如焦虑、嫉妒、孤独、偏执、狂想等等症状就会乘虚而入。这些不良情绪,大多是由于对现实生活发生的事件不理解,或者是所受的教育无法跟上飞速发展的形势所致,这显然是一个心理素质的问题。


要经常让心态保持平衡,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震能力和承受能力,培养、锻炼豁达大度的性格,使自己具有很大的弹性和灵活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旧的平衡不断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难免让人产生不平和失落。对此,应以宽广、豁达的胸怀泰然处之,并将世事名利看得平淡一些。“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志”,恰恰是保持心理平衡的最好方法。


四、敢于面对激烈竞争的现实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将所有的人都推向市场,推向竞争的前沿。面对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每一个现代人都要敢于正视。因为在当前形势下,区分高低、优胜劣汰,主要是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来实现的。人人不可避免地要参与竞争,人人都要接受竞争的结果。从人际关系角度讲,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同行之间,在某些特殊场合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这已是客观的事实。竞争可以使人际关系紧张、松散,也可以使人际关系密切、深厚。比如在一个企业中,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调整人员,同一个班组要有去有留,这就产生了竞争。处理不好,彼此关系则变得紧张,处理得好,大家姿态很高、互相谦让,无疑就增加了相互间的友谊。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也是这样,在竞争问题上处理不好,彼此会成为冤家;如果在竞争中互帮互学、共同发展,彼此就密切了关系,加深了友谊。合理的竞争代表社会的进步,它能激发主体发愤图强、勤奋上进;如果竞争不公平、不合理,也会给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引导人们用社会主义竞争观对待竞争,要树立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的观念,认识到有竞争才能择优汰劣,有竞争才有进步,有竞争才有发展;没有竞争必然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没有希望。现代人要树立竞争意识,并做好参与竞争的思想与心理准备,清醒、正确地看待竞争结果。不断提高竞争意识,掌握竞争的手段,培养战胜竞争对手的能力,这才是正确的态度。而决不可采取极端的做法,或者自怨自艾,或进行人身攻击,或置人于死地,这些手段都是不可取的。


总而言之,人际关系是一笔资源。如果把握好这笔资源,就会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因此,现代人应该努力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事业成功,进而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