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流园区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4-11-22
德国物流园区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物流园区、打造现代化物流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与周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互动协同
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十分注重与周边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协同,这是德国物流园区能够成功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源泉。
德国物流园区并没有单纯追求本身的经济效益,而是更多地将园区视为一种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
从而使物流园区与周边产业和区域整体经济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协同共进。
相比之下,我国很多物流园区在发展建设中都忽视了这种依存关系和公共服务定位,园区规划没有立足于产业协同,也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不相契合。甚至有些物流园区的出现只是为了迎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发展潮流,是“为建设而建设”,不仅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还造成了巨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
因此,我国应充分借鉴德国物流园区发展的有益经验,将物流园区与周边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协同起来,探索健康长远的发展路径。
♦整合各项资源发挥集聚效应
发展物流园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分散的物流资源整合起来,通过更优化的配置和更高效的利用获取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和聚合效应。因此,能否将更多的物流企业聚集起来实现集约化和共同化运作,对物流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园区在开发运作阶段就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对此,德国物流园区以“均衡化”为理念进行招商,即将有限的园区空间尽可能分配给更多不同单位,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物流企业,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园区的集聚度和多元化功能属性。
我国物流园区的主要问题恰在于此。在吸引企业进驻园区的招商活动中,大多存在着“重外资,轻内资”“重明星企业,轻草根企业”等具有主观偏向性的行为:有些园区的投资要求过高,将众多中小企业拒之门外;有些则在土地、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方面根据对象不同区别对待。
由于没能注重招商软环境的建设,国内一些物流园区虽拥有一流的硬件配套条件,但依然难以有效吸引物流企业的进驻,从而导致园区空置率高、资源浪费,自然也无法像德国物流园区那样实现健康良性发展。因此,我国物流园区应在“聚”这个问题上下更多功夫。
♦构建一体化的多式联运功能
一体化的多式联运是德国物流园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整体物流成本的有效方式,也是我国当前物流园区发展中亟须补齐的短板。
与德国物流园区多靠近“水、铁、公”运输交互点、注重多种运输方式的合理衔接与组合不同,我国物流园区受制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在规划发展中难以实现不同部门的协同配合,不论是在联运设施、技术还是部门间的衔接协作方面,都远远无法与德国相比。
物流产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而物流园区也正成为社会物流活动的聚集地。因此,我国物流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勇于打破体制机制方面的束缚,构建一体化的多式联运功能,以真正发挥出物流园区在现代化物流体系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发挥政府和园区协会的应有价值
地方政府精准的角色定位和在园区发展中的有的放矢是德国物流园区能够实现合理、健康、良性、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虽然拉长了物流园区的开发周期,但却有效避免了跟风建设和资源浪费,也保证了物流园区的公共属性和社会服务功能。
相反,我国近些年的物流园区虽然发展迅猛,但由于政府没能发挥好引导协调作用,导致一些园区定位不清、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严重,既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也无法有效发挥出物流园区的应有价值。因此,我国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德国政府在物流园区开发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科学规划和引导园区发展方向,真正发挥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发展模式的精髓。
除了政府宏观层面的把控引导,德国物流园区协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打造公正公平、健康有序的园区发展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应积极借鉴这一点,通过园区协会促进政企之间、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并有效解决园区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不方便解决、企业又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从而在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合作和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
云南省物流线路查询
![]() | 上海到宣威物流 | 上海到昆明物流 | 上海到瑞丽物流 | 上海到思茅物流 | |
上海到开远物流 | 上海到曲靖物流 | 上海到个旧物流 | 上海到景洪物流 | ||
上海到潞西物流 | 上海到楚雄物流 | 上海到昭通物流 | 上海到安宁物流 | 上海到玉溪物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