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讯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4-11-20

对于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的概念,国内外有多种理解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中给的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是“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烘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第三方物流是随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的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第三方物流”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盛行,当时它考虑的主要方面是对物流环节的要素进行外包。最早提出的是在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首次提到“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这种新思维被纳入到顾客服务职能中。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规律的相关关系。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会的50%,物流产业才能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第三方物流通常又称为契约物流或物流联盟,是指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通过签订合作协定或结成合作联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其具体内容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其他附加的增值服务等。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信息和实物的快速、准确的协调和传递,提高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以及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和社会经济领域的许多经济概念一样,第三方物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因而在不同的领域涵盖的范围也就不同。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至于第三方物流是从事的哪一个阶段的物流,物流服务的深度和服务的水平,这要看货主的要求。狭义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其具体标志是:有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物流服务的企业素质;可以向货主提供包括供应链物流在内的全程物流服务和特定的、定制化服务的物流活动;不是货主向物流服务商偶然的、一次性的物流服务购销活动,而是采取委托一承包形式的业务外包的长期物流活动;不是向货主提供的一般性物流服务,而是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活动。

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第四方物流实际上是供应链整合。美国安德森咨询公司提出并注册的第四方物流的概念说:“第四方物流是指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第四方物流的作用是集合及管理包括第三方物流在内的物流资源、物流技术设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来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第三方物流可以以自己的资源进入供应链,作为一个横向的构筑者。但是由于利益的冲突和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难以对复杂的供应链,尤其是向全球供应链提供可信的构筑方案。这样就要求有更为“中立”的服务形态,这就是第四方物流服务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原因。所以,第四方物流是在第三方物流架构基础上发展起来,涵盖面更广的,能够克服第三方物流所产生的问题并使供应链得以改善的一种组织形态。此外,第四方物流还有一些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外包物流和自有物流的优势,构建更大规模的、覆盖面更广的物流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