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流言与公共关系

发布时间:2024-11-17

流言是在社会上和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有关某种现实问题的不确切消息。传播的方式一般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

流言是在社会上和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有关某种现实问题的不确切消息。传播的方式一般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流言与谣言有共同特点也有不同之处,谣言是故意捏造、恶意攻击、有蛊惑人心的性质,流言一般不是故意捏造或者是去进行伤害。流言具有消极影响,甚至引起社会混乱,但它在动机和目的上与谣言是有区别的。流言传播过程有三个特点:第一,传播时会遗漏许多具体细节,流失很多信息,使内容变得越来越简略而扼要。第二,某些内容引起听者的注意,留下较深刻印象,因而变得更加突出。第三,流言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知识、习惯、态度、兴趣、需要、情绪等主观因素来理解流言的内容,凡是符合他的这些主观状况的,他就会接受下来,同时对各种内容按照他自己认为合乎逻辑的系统加以归纳整理,进一步加工,甚至添加枝节,然后再传播,所以初始的流言到最后可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根据流言产生和传播的动机,可以把它分为四种:第一,反映社会公众对于某人某事的一种强烈的共同愿望。第二,出于对某事物的好奇。第三,表达某种不安、恐惧情绪。第四,发泄对某人某事的妒忌、憎恨以至敌视情绪。


流言与公众行为直接相关,是一种公众情绪的反映。从流言传播的内容来看,流言带来的往往是一些“坏消息”。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流言所反映出来的情绪大多带有担心、恐惧、怀疑、不满、幸灾乐祸等消极成分。流言不仅反映人们的情绪,也反映人们的愿望。这种愿望有的是正向的,有的是负向的。


流言就其传播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和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另一类是和人们有间接关系的;再一类是和一般人没有直接关系的奇闻趣事。一般来说,流言传播的内容越是被大家所关心,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传播的范围也越广。由于流言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所以它往往会夸张和变形,使之越来越离奇;反过来,离奇的内容又更容易吸引人。


流言在小范围内传播,影响不大;在大范围内传播,影响不可小看。流言可能使本来被关心的问题更加被关心,使本来不被关心的问题成为被关心的问题,所以它具有煽动性。流言如果指向个人.可能对个人名誉构成影响;如果指向群体,可能动摇军心。流言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常常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和不好的预兆


在公共关系工作中,对待各种传言和流言,需要做的工作是:第一,要关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有关传言;第二,分析传言产生的原因;第三,针对流言传播证据确凿的真实信息;第四,用真实的信息来抵制流言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