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行现象的内容、范围和根源
发布时间:2024-11-17
社会流行现象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行为活动。社会流行既体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社会流行作为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事物或者生活方式,使这种事物或者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内在较大范围内普及。社会流行现象有阶段性,先是在小范围内传播,然后在大范围内传播,先是在发达地区流行,然后在其他地区普及。根据流行事物的影响力不同,有的流行现象传播范围广大,有的流行现象影响有限。
社会流行现象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一些直观现象的流行,譬如服装、发型、建筑、装潢、外观、色彩等等;也包括一些行为方式的流行,譬如关注的内容、语言词汇、生活方式、人格效法、行为模仿等等。这导致了人们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式的流行”现象。社会流行是人们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追随、效法和从众心理的反映。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南博按照流行的内容将流行分为三类:物质的流行、行为的流行、思想的流行。物质的流行,是指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具体物质的流行,如流行服饰、流行色彩等;行为的流行,是指人们日常行为方式的流行,包括娱乐、体育等;思想的流行,是指思想方法与各种思潮的流行。
社会流行作为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事物或者生活方式,使这种事物或者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内在较大范围内普及。从这个定义来看,社会流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涉及生活中衣食住行所有方面,甚至涉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个方面。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没有人不被社会流行所裹挟,没有什么事物能够不被社会流行所浸透。某种流行,是相当多的人去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流行具有周期性,是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流行会不断地随时间的流逝而推陈出新,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流行内容和方式。
流行时尚,是流行的行为方式中的一类,是指一种流传广泛、盛行一时的大众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时尚更侧重于人们的物质追求和外表装饰。时尚是一种与时间性相关联的社会风尚,它具有明显的时间性特征,时尚的形成与流变,都与时间性密切相关。时尚元素与流行是互动的,一方面,时尚元素生成了流行;另一方面,流行趋势又规定了什么样的元素是时尚的、可进入流行趋势的,从而形成了崭新的社会审美风尚。
从根源上来看,流行是某种文化与习惯的传播。大到思想文化的流传,小到时尚的影响,都有可能流行。任何“流行”都是有源头的。一些新兴事物,引起了一批对新事物敏感的人的注意,他们开风气之先,引领着流行时尚。接着,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关注,人们了解它践行它,形成了社会流行现象。流行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流行在每个社会阶段都会出现,流行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确切地说,任何人也难以避免被裹挟到流行事物中去。
人类的文明与文化的传播,无数次地走着这样的路径:出现---流行-—-发展---普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人在带动和改变流行,有更多的人接受流行。流行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群体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一种大众文化。
任何一种流行事物都有由盛到衰、由强到弱的过程,可以称之为流行的周期。流行的周期过程可能短暂,也可能较为久远。当今的社会流行,借助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社会流行现象借助大众传媒,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大众传播媒介也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流行事物而充实了传播的内容。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尚没有出现或者没有普及的时代,社会流行现象普及范围较小,流行周期较长,那时流行传播速度比较缓慢。电视出现后,社会流行现象传播速度加快,流行范围迅速扩展,流行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流行的频率快速更新,某种事物流行衰落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流行现象与传播技术手段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