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民间外交”应如何体现地方和民间的特色?

发布时间:2024-05-28

“民间外交”有着广阔的发展渠道,有中央和地方、上层和下层的多层次交往。奥地利总理弗拉尼茨基曾经指出:“奥中之间不仅政府要有渠道,民间也要有渠道。

“民间外交”有着广阔的发展渠道,有中央和地方、上层和下层的多层次交往。奥地利总理弗拉尼茨基曾经指出:“奥中之间不仅政府要有渠道,民间也要有渠道。  不仅中央层次,地方层次也要有经济合作和往来,使两国关系更密切,为下一代的友好打基础。”确实,“民间外交”必须有地方的积极性和基层的积极性,才能广泛和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到1997年底,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的友好城市的关系已超过800对(其中包括友好省、州、县关系),这方面的交往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结成友好城市的成功做法,不是空讲友好,而是发挥各自优势,以实实在在的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合作项目为基础。在地方与地方、基层与基层的来往中,除了必须遵从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外,应当尽可能表现出地方和单位的特色。  各地方还可利用地方的特点向对华友好做出突出贡献的友好人士和一些国家领导人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例如,广州市就曾向对中国十分友好的美国洛杉矶广州友好城市委员会主席阿曼森夫人授予了“荣誉市民”称号。又如,1993年10月底喀麦隆共和国总统保罗·比亚访华时,他的喀麦隆家乡的省份南方省同我国湖北省建立了友好省关系,比亚总统访问湖北时,武汉市向他授予了“荣誉市民”称号。  地方和基层招待外宾,宴请时,切忌追求豪华和糜费,而要多注意地方风味;为外宾介绍情况,宜着重介绍本地方、本单位的特点,少说一般性的套话;组织参观访问,要注意安排有地方特点的项目。送礼,不要一味追求价格高昂,而可多考虑送些地方特产。这些做法,不但会显得更亲切友好,不落俗套,而且有助于相互学习借鉴,以及经济上的互补,文化上的交流,达到较好的实际效果。